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
百年行征
有多少激动人心的闪亮往事
有多少冲锋陷阵的关键时刻
但最令我们热血沸腾的还是
共产党员在工作、困难、责任面前
响亮喊出的“我来!”
微电影《我来》,展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的党员或党的后备力量,在各自岗位生活中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不同角度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由区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组织部,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宣传部,眉山市东坡区融媒体中心,眉山东坡老家文旅传媒联合出品的一部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微电影。
对于新生儿而言,党员女医生接生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新生,更意味着向往。
对于10岁的少年而言,帮老人推轮椅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童真,更意味着品德。
对于20岁的大学生而言,放弃名企offer回到家乡创业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选择,更意味着热爱。
对于30岁的电力工人而言,抢修电力设备点亮万家明灯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坚守。
对于40岁的援藏干部而言,举手响应号召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义务,更意味着奉献。
对于50岁的种粮人而言,面对家乡荒芜田地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改变,更意味着创新。
对于60岁的工程师而言,挑战一个个项目难题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传承,更意味着使命。
对于70岁的退休医生而言,穿梭在小区里义诊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安逸闲适,更意味着初心未改。
对于80岁的高级农艺师而言,情系三农60年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对土地的热忱,更意味着帮一方群众走向小康。
对于90岁的退休教师而言,重拾手中那杆毛笔时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安享晚年,更意味着孕育未来。
对于100岁的退伍老兵而言,重温入党誓词时耳边响起的那句“我来!”,或许意味着流金岁月,更意味着初心不变。
“我来!”
是一句有着雷霆万钧之力的呐喊
“镰刀和锤头”打造的坚强团队
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
引领华夏儿女
从严寒走到暖春
从边疆走到沿海
从持续发展走向美好生活
从愤然崛起走向伟大复兴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
欢迎光临 爱上海论坛 (http://cxb6.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