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四川眉山
发表于
800的起付。大病忽略,小病差远! |
IP:四川
发表于
不管是降低医保基金支付还是个人费用以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来说都是有好处,有人抱怨药费贵,有人抱怨没床位,有人疼痛难忍还要排队等待做手术,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也大,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实行日间手术至少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有益的,毕竟有些手术就是一般小手术,何必浪费医疗资源 |
IP:四川眉山
发表于
![]() |
IP:四川眉山
发表于
根本目的是减轻医保基金压力 |
IP:四川眉山
发表于
入院+手术(属于治疗过程)+出院=24小时。 说白了,患者并没痊愈。只是提高了医院的病床“周转率”。 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医院如此运作,完全是眉山“医疗产业化的升级版”! 对患者能方便什么? 患者24小时就出院,出院后的复查可以说还不止一次。患者要从家中到医院往返好多次(医生要患者复查几次,患者就必须亲临医院复查几次),每到医院一次,就得挂号一次,检查要排队。如果做了物理检查,要知检查结果如何,咨询医生,又得挂号。 检查费用还不能走医保。这。 这,到底方便了谁? 文中说将入院前一周,以及出院后一周的检查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这些都是在门诊检查,其报销比例是按照住院报销比例吗? 既然是入院+手术(治疗过程)+出院=24小时。实际上患者的病,并没有“痊愈”。只是进行了手术就立马出院。应该是这样吧?那么,院方在患者的出院证上就不能写“痊愈”出院!只能写明“术后”出院。 是不是应该这样? 还有,既然整个入院、治疗、出院只用了24小时。那么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也就是俗称的’门槛费’)是不是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降低““起付线”标准呢? 如果“起付线”不降低,这样能说是给患者“减负”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