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每到周末,位于瓦屋山下的复兴村便热闹起来,村民们敲起复兴耍锣鼓,唱起瓦屋山山歌,让外来游客切身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魅力。 复兴村是青衣羌族后裔在大山繁衍至今的一个古村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走进复兴村,群山环抱、山溪流淌,清代、民国川西古老的木屋如星罗棋布散落其间,缕缕炊烟掩映在青山绿树间……这里的生态与文化都被赋予了“国字号”头衔,复兴村于2009年被评为首批“中国生态文化村”,2016年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深厚的复兴村是我县人口最少的村,部分村民至今还过着以农耕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这种“靠山吃山”从事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成为村民曾经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复兴村依托优质生态环境、传统村落、青羌文化积极打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现有特色传统建筑风貌,打造羌风楚韵人文旅游文化项目,展示地方特色。如今传统民宿、青羌酒吧等古朴与时尚的文旅产业在复兴村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全村198户、723人吃上“生态饭”、“文旅饭”。
“从我们村发展文旅产业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收入从以前的2000多元,到现在2万多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日子越过越红火。”复兴村党总支书记尹成静说,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63家,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青羌文化是复兴村致富的基石,传统文化不仅让游客走进来,也让复兴村走出去。敲锣鼓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1月,复兴村成立属于村集体经济的文化公司,开始全国各地承接敲锣鼓等文化演出。“演出节目内容全部源于传承至今的青羌文化,演员也全部是本村村民,一场大型的文化演出,我们可以收费1万元,每位参与演出的村民可以拿到几百到千元不等的劳动报酬。”尹成静说,“靠着文化演出,村集体收入也从以前的0元,到现在的17万元。”
此外,复兴村还集中种植约350亩的有机茶园,目前,茶园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在走生态、有机食品路线的同时,与旅游相结合,开发观光农业等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壮大茶园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风土人情,是最大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复兴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今年以来,复兴村青羌文化广场、3公里林区旅游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陆续完工;以集体经济为主、运营商为辅的民宿产业“蓝图”已绘,村居民将直接参与建设;以生态文化村为特色,打造集特色生态美食、农家休闲、农业观光、特色森林产品及生态农副食品加工展示为一体的复兴村乡村嘉年华也在积极筹备当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复兴村已发展成具有文化底蕴与时尚元素想结合的美丽新村。而传统村落如何焕发“新”的活力,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复兴村的答案是:坚守与开放!
“坚守传统文化、实现开放发展的这条产业发展路线在复兴村不会变。复兴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未来一定要融入乡村振兴和城乡新格局当中去,并从中找到我们的文化的自信,乡村的自信,传统村落的自信,让传统村落的功能和价值重构。”尹成静说,“复兴村要发展,就要要设身处地考虑传统村落里世代生活的村民的权益和愿望,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同步发展,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探索‘两山转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山水洪雅 |
|